中国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美国《数学评论》(MR)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3S技术的宁波市东部区域常绿阔叶林动态初步研究

袁竞 王希华

袁竞, 王希华. 基于3S技术的宁波市东部区域常绿阔叶林动态初步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 142-148.
引用本文: 袁竞, 王希华. 基于3S技术的宁波市东部区域常绿阔叶林动态初步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 142-148.
YUAN Jing, WANG Xi-hua. Preliminary study on dynamics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Eastern Ningbo using 3S method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12, (4): 142-148.
Citation: YUAN Jing, WANG Xi-hua. Preliminary study on dynamics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Eastern Ningbo using 3S methods[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12, (4): 142-148.

基于3S技术的宁波市东部区域常绿阔叶林动态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TP79

Preliminary study on dynamics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Eastern Ningbo using 3S methods

  • 摘要: 利用3S技术,对宁波1974~2009年间6个时相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分类,提取相邻年份不同植被类型与常绿阔叶林转化的区域,并计算每种类型对常绿阔叶林的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演替规律和经济利益驱动是促成常绿阔叶林37年间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不受人为影响的条件下,它最易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上,测算每个时期转入为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类型与同时期保持为常绿阔叶林类型的距离,并计算5个时期的总平均值.将其按植被类型排序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林针叶林园地灌丛农田.分析结果显示,种源传播和用地历史是影响退化常绿阔叶林群落次生演替方向的关键因素.
  • [1] [1] 刘玉成,缪世利.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优势种群动态[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2,16(1):26-35.

    [2] 李兴东,宋永昌. 浙江东部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的随机过程模型[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3, 13(3):287-290.

    [3] 彭少麟.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动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 宋永昌,王祥蓉.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和区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5] 宋永昌,陈小勇. 中国东部受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与生态恢复[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 丁圣彦.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比较生态学[M]. 河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7] 丁圣彦.常绿阔叶林的植被动态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3):82-86.

    [8] 丁圣彦,宋永昌. 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马尾松消退的原因[J]. 植物学报,1998,40(8):755-760.

    [9] 王希华,闫恩荣,严晓,等.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分析及恢复重建研究的一些问题[J].生态学报,2005,25(7): 1796-1803.

    [10] 张玲,方精云. 秦岭太白山4类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储量分布与物种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04,12(1):131-136.

    [11] 张天澍,李恺,蔡永立,等.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鼠类对石栎种子的捕食和传播[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457-461.

    [12] 孙华生,黄敬峰,王杰,等.CEBRS-02 CCD图像中居民点用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J].科技通报,2008,24(4):504-509.

    [13] 武文波,陈静.基于ETM+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5):142-146.

    [14] 何瑞银,沈明霞,从静华.植被信息提取过程中ETM+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J].江苏农业学报,2008,24(1):29-32.

    [15] 权维俊,郭文利,叶彩华,等.基于TM卫星影像获取北京市水体密度指数与植被覆盖指数的方法[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 30(5):610-616.

    [16]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a:99-134.

    [17] 李双成,杨勤业.中国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社会经济学初步分析[J].地理研究,2000,19(1):1-7.

    [18] 王希华,宋永昌,王良衍.马尾松林恢复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1,20(1):30-32.

    [19] 陈小勇,宋永昌.受损生态系统类型及影响其退化的关键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1):78-8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49
  • HTML全文浏览量:  47
  • PDF下载量:  198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1-05-01
  • 修回日期:  2011-08-01
  • 刊出日期:  2012-07-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