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美国《数学评论》(MR)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5期

特约综述
图的最大亏格综述
任韩, 李刚
2010, (5): 1-13.
摘要:
综述了近30年来关于图的最大亏格,以及它与其他不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研究进展,包括最大亏格与图的连通性、图的直径、图的染色数和图的z-因子之间的关系,最大亏格嵌入数, 以及最大亏格与嵌入图等方面.
应用数学与基础数学
单圈图补图的谱半径
刘娟, 张昭
2010, (5): 14-19.
摘要:
研究n阶单圈图补图的最大谱半径问题.证明了该问题的极图是S_n^3,其中S_n^3是在3-圈的一个顶点上加n-3个悬挂点得到的图.
最大度是6不含相邻k-圈的可平面图的边染色
倪伟平
2010, (5): 20-26.
摘要:
运用Discharge方法和临界图性质证明了,最大度是6且任意两个长度至多是6的k-圈不相邻的可平面图是第一类图.
子矩阵约束下的一类特征值反问题
赵琳琳, 陈果良
2010, (5): 27-32,5.
摘要:
研究了子矩阵约束下反自反矩阵的逆特征值问题. 利用矩阵的分解, 建立了子矩阵约束下反自反矩阵的逆特征值问题有解的充要条件, 得到了解的一般表达式.
A-XY*的Moore-Penrose逆的表示
杜法鹏, 薛以锋
2010, (5): 33-37,4.
摘要:
在Hilbert空间上有界线性算子的条件下, 进一步推广了Shermen-Morrison-Woodbury(SMW)公式的Moor-Penrose逆的表示.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A^+的某些扰动和某些算子矩阵的Moore--Penrose 逆.
退化数据分析的EM算法
徐安察, 汤银才
2010, (5): 38-48.
摘要:
提出了用EM算法对产品可靠性进行分析. 在退化模型中, 当随机效应服从指数族分布时, 推导了参数估计的一般公式并且通过模拟评价了随机效应分布选取的敏感性. 最后分析了两个实际例子.
几种期权的方差最优对冲策略
徐耸
2010, (5): 49-55.
摘要:
在支付红利的情况下, 考虑了两值期权CONC和AONC, 计算了其离散时间方差最优对冲策略, 给出其显式表达式. 并由此给出欧式看涨期权的最优对冲策略. 最后, 给出分红的预测例子.
一类修正Navier-Stokes方程解的大时间行为
冯珍珍, 吴珞
2010, (5): 56-66.
摘要:
O. A. Ladyzhenskaya于1966年放弃了速度梯度很小的限制, 提出了一类描述三维非稳态不可压缩粘性流体运动规律的修正Navier-Stokes方程. 本文研究有界区域上这一修正Navier-Stokes方程解的大时间行为, 证明当外力为零时, 解的衰减速度是精确的指数型.而且能量的涡度拟能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 其极限是Stokes算子的一个特征值.
DGH方程的尖峰孤立子的稳定性
陈会萍
2010, (5): 67-72, .
摘要:
尖峰孤立子是一个非线性色散方程的尖峰孤立波解, 是浅水波理论中的一个模型.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泛函和守恒律来证明DGH方程的尖峰孤立子在H^1中的轨道稳定性. 该稳定性定理表明, 如果一个波在开始时与尖锋孤立子接近,则在之后的任何时间仍然与它接近.
一类空间二次系统的异维环分支
王丽英
2010, (5): 73-83.
摘要:
首次构造了一个具有最低维数(3维)的二次非线性系统, 证明了其具有轨道双翻转的异维环,并运用Silnikov坐标和活动标架法分析了该异维环在3次扰动下的分支情况. 本文给出的构造异维环的方法为构造其他类型的具有或不具有轨道翻转的同宿、异宿和异维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达布多项式和二次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
邓桂丰
2010, (5): 84-90.
摘要:
给出了平面高次系统具有不变实不可约达布多项式的充要条件. 在此基础上利用代数方法, 根据平面二次系统表达式中的二次多项式来判定系统平衡点是否有闭轨线环绕, 进而指出闭轨线内部的平衡点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
三分康托集与其两个平移交的维数
张云秀
2010, (5): 91-95.
摘要:
C为三分康托集, 考虑何时交集C\cap (C+t)\cap (C+s) 非空, 计算出当交集非空时 (t,s) 的 Hausdorff 维数. 证明了: 对于平面上几乎处处的(t,s), dim_H C\cap (C+t)\cap (C+s)=0. 利用Moran集的相关结论得到当交集非空时dim_H C\cap (C+t)\cap (C+s)的表达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抽取web数据的树对齐算法
景寒星, 陈少红, 俞琨
2010, (5): 96-102.
摘要:
针对从模板生成的网页中自动抽取web数据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树对齐算法. 该算法能够确定输入网页的最大匹配结构. 经过一系列的对齐操作之后, 多棵树被合并成为一棵记录着合并前多个网页上的统计信息的合并树, 树对齐算法可以发现合并树中的重复模式, 在最可能内容块上构建包装器, 并按照重复模式从网页上抽取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抽取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应用物理,电子学
基于聚苯乙烯模板的二维光子晶体的制备
吴玮, 郁可, 朱自强
2010, (5): 103-109.
摘要:
给出了一种制备聚苯乙烯小球蛋白石结构光子晶体,并运用单层聚苯乙烯小球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二维光子晶体的方法,包括α-Fe2O3二维碗状光子晶体和ZnO柱二维光子晶体结构,并通过大面积反射谱测量了聚苯乙烯胶体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聚苯乙烯小球模板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重复性好,而且是大面积生长,为制备各种形貌的二维光子晶体提出了新思路.
MWNTs/掺溴聚苯胺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吴玲娟, 叶葏, 韩菲菲, 梁旦, 高建生, 盛玮, 徐学诚
2010, (5): 110-117.
摘要:
用化学氧化法和溴蒸气掺杂合成掺溴聚苯胺,通过机械共混制备MWNTs/PANI和MWNTs/掺溴PANI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达5~10 S·m^-1, 接近纯MWNTs的电导率.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MWNTs/掺溴PANI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导电机理.研究表明,MWNTs和被掺杂的掺溴PANI通过π-π和p-π共轭作用形成电子转移复合物,组成了一个个独立导电单元,在复合材料的导电体系中起主要作用,随着导电单元数量增加至相互接触,形成导电网络,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最大值.
掺溴PPA/掺溴纳米石墨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
叶葏, 吴玲娟, 梁旦, 韩菲菲, 盛玮, 高建生, 徐学诚
2010, (5): 118-125.
摘要:
通过对聚苯乙炔(PPA)进行溴蒸气掺杂,使其电导率比未掺溴时电导率提高了11个数量级.用热重、固体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溴、石墨和PP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掺溴纳米石墨含量较低时,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起主要作用;掺溴纳米石墨含量较高时,掺溴纳米石墨对掺溴PPA的掺杂作用是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的主要作用;掺溴纳米石墨含量更高时,由掺溴纳米石墨直接相连所构成的导电网络对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起主要作用.
应用化学
单分散PS微球的制备及其胶体晶体的组装
宋娟, 陈启明, 严亚
2010, (5): 126-133.
摘要: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不同尺寸单分散的PS微球,采用离心法和垂直沉降法将之组装成具有光子带隙的人工欧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可见-紫外光度计对PS胶体晶体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观察测试.结果表明厚度较大的PS胶体晶体可以通过离心法组装制得,当转速为1 000 r/min、干燥温度为40 ℃时可以组装得到高质量的PS胶体晶体,而垂直沉降法则较适合组装薄型的胶体晶体.从样品的光学特性讨论了适合组装的乳液固含量,改变组装胶体晶体的PS微球粒径可以得到不同的光带隙波长.
生命科学
γ-聚谷氨酸阻垢性能的研究
孙昭, 马骁骏, 黄静, 刘雯, 吴自荣
2010, (5): 134-141,.
摘要:
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得到γ-聚谷氨酸(γ-PGA),并采用静态阻垢法评价γ-PGA的阻垢性能.研究了温度、pH值、Ca2+浓度、γ-PGA分子量以及γ-PGA浓度对于该阻垢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阻垢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及对阻垢原理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γ-PGA大分子和小分子均具有较强的阻垢作用,而小分子具有比大分子更加优良的阻垢特性.在阻CaSO4垢和阻CaCO3垢实验中,达到100%阻垢率时,小分子γ-PGA的最低浓度分别为4 mg/L和2 mg/L,而在相同条件下大分子γ-PGA的最低浓度均为20 mg/L.
葡萄糖浓度波动对人肝L02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党永岩, 叶希韵, 申杰
2010, (5): 142-148.
摘要:
研究了葡萄糖浓度波动对于体外培养的人肝实质L02细胞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利用人肝实质细胞株L02进行传代培养.实验共分为4组:正常组(N)、持续高糖组(HG)、波动组(GF)和渗透压对照组(OP).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测定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肝细胞内糖原含量,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酶歧化酶(SOD)、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力,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高糖组和波动组细胞培养液中ALT,AST和LDH活力上升,细胞内GSH,SOD,Na+ 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下降,MDA和糖原含量上升,细胞膜流动性下降;高糖组和波动组与正常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01),波动组较高糖组也有显著差异(p<0.01).葡萄糖浓度波动能够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和细胞内酶的严重泄漏,同时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氧化损伤和毒性作用,而且比单纯的高糖对肝细胞的损害更为明显和严重.